“胡小軍寶劍、季友泉青瓷大師作品收藏展”在香港開幕
買受人與胡小軍先生交流
人民網4月22日電 由香港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基金會主辦,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協辦,深圳市谷姐科技協作支持的“胡小軍龍泉寶劍、季友泉龍泉青瓷大師作品收藏展”暨慈善拍賣會,於4月20日下午3時在香港沙田新界鄉議局展覽大廳伴隨著龍泉籍優秀民族歌手陳倩雯的優美歌聲拉開帷幕。來自兩岸四地的各界嘉賓和藝術家代表、以及冷兵器和瓷器愛好者400余人出席了開幕禮。這次聯展共展出胡小軍先生純手工古法打造的寶劍孤品30把,季友泉先生純手工制作的“現代官窯”青瓷作品30件,以及部分原材料實物和相關知識介紹,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耳目全新的視覺盛宴。
龍泉劍又名七星龍淵劍,產於古越龍淵鄉(現浙江龍泉市)。龍泉劍堅韌鋒利,剛柔並濟,寒光逼人,紋飾巧致,因其制作精良,名氣鼎盛,自古多為帝王將相打造。劍為百兵之祖,龍泉劍自然成為定國安邦的寶器。解放後,龍泉劍被定為國禮贈與外國首腦及各界知名人士收藏,受到極高贊譽。2006年5月20日,龍泉寶劍鍛制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胡小軍先生是龍泉“劍村刀劍”的創始人和掌門人、著名鑄劍專家,其作品以原創、精致、純手工孤品制作見長,個性十足、獨樹一幟,並為其作品賦予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因癡迷鉆研、精益求精、博采眾長、勇於創新的工作態度,使胡小軍一躍成為中國高檔刀劍業的領航者,作品多次榮獲國家級藝術品大獎。在展覽開幕禮的慈善拍賣會上,胡小軍先生的寶劍作品《鑌鐵冷月》以68萬港幣落槌成交。
季友泉向來賓介紹青瓷作
龍泉青瓷源於五代,盛行於宋,是中國制瓷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有著“青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美譽。龍泉青瓷不僅是皇宮的貢品,而且是中國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世界性商品。龍泉青瓷的燒制,崇尚釉色,其滋潤敦厚、委婉含蓄的秉性,體現出中國玉文化的內涵特質,釉色不僅是龍泉青瓷最重要的藝術語言,更是龍泉青瓷本質美之所在。作為全球第一也是唯一入選的陶瓷類項目,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於2009年9月30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季友泉先生追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龍泉青瓷項目)傳承人徐朝興老先生學藝二十余載,多年來始終堅持對龍泉青瓷文化的鑒賞體驗與技藝研究,忠實地傳承著龍泉青瓷的藝術精華,其作品形成了“做工精細、造型優美、釉色如玉、精致典雅”的鮮明藝術風格,作品多次榮獲國家級藝術品大獎。
資深策展人紀超英先生介紹說:“胡小軍、季友泉兩位年輕的藝術大師,長期致力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用心打造各自的藝術王國,為中國傳統刀劍、青瓷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做出了積極的努力和貢獻。感謝深圳市谷姐科技總裁溫林松先生及香港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基金會陳銘賢主席對本次展覽的鼎力支持。我們今天僅從中華傳統文化瑰寶中擷取兩朵小花,倘能為非遺保護傳承貢獻一二,作者幸甚,展者欣甚。”
據悉,本次香港展覽結束後,還將赴深圳等內地城市巡展。